打架還是打仗?俄烏籍船員成航運業隱憂
船舶人才網
發布時間: 2022/3/25 17:25:41
文章來源:國際船舶網
要么在船上打架,要么就下船打仗?俄烏戰事爆發對全球原物料及物流供應鏈帶來意想不到的沖擊。因為全球約15%海員來自這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兩個國家,戰爭爆發令航運業缺工問題雪上加霜。
俄烏船員總數全球,同在一艘船上怎么辦?
國際航運商會(ICS)發布的2021年《海員勞動力報告》稱,目前全球商船隊中運營超過74000艘船舶中總計有189萬海員。其中,有198123名(10.5%)海員是俄羅斯人,這些人之中的71652名是高級船員;烏克蘭籍海員為76442人(4%),其中47058名是高級船員。兩國海員人數加起來占全球海員總量的14.5%,超越單一船員供應國菲律賓。
航運業人士表示,因俄羅斯與烏克蘭船員,大部分都擔任船長、大副、輪機長等高級職位,經常是長年于同一條船上服務,對船舶熟悉程度,無法直接被相同數目的其他船員所替代。
一名船舶經理人說:“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船員同在一艘船上,我們該這么辦?”他說,如果烏克蘭船員在船上向俄國同事尋釁生事,或相反的情形發生,都將成為一場營運夢魘。
馬士基航運及德國赫伯羅特都表示,他們主要船員大部分來自這兩個國家。這兩家家航運公司坦言,現在把招募的對象,改為鎖定菲律賓與羅馬尼亞船員,且將允諾在未來兩個月內上船的船員,可拿到兩倍薪水。
根據ICS的研究顯示,平均每艘船上至少有3個國籍的海員,有時則多達30個國籍。ICS表示,由于疫情期間的疫苗識別、邊境管制、檢疫要求和行動限制等問題,航運業已面臨勞動力緊縮和運營問題。此前ICS就曾警告稱,如不采取行動增加海員數量,商船船員將出現短缺,這會增加全球供應鏈的風險:疫情帶來的嚴厲旅行限制加劇了這種情況,海員無法按期更換,目前有10萬人在海上的合同期限已經逾期。
ICS的報告表示,為了維持貿易暢行無阻,船員須在全球各地得以自由地上下船換班。
ICS表示,隨著該地區(烏克蘭)的航班取消,這將變得越來越困難。支付海員工資的能力也需要通過國際銀行系統來維持。
媒體引述船東和船舶管理公司的話稱,如果航運公司在船員進出烏克蘭上遭遇問題,可能導致人力短缺,而西方國家的制裁可能使業者難以支付俄烏船員的工資。ICS警告說,由于全球90%貨物仰賴海運,供應鏈可能受擾。
烏克蘭船員欲回國參戰,俄羅斯船員拿不到錢
此前,航運業早已陷入缺工等營運難題,原因是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際,疫苗認證、邊境管制、隔離規范、人員移動限制都構成問題。而俄烏沖突爆發后更加劇這些營運挑戰。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日呼吁人民留在家中、拿起武器奮戰,烏克蘭船員可能被征召入伍,不少烏籍船員也決定返國一同御敵,這讓業界擔憂,重要船員短缺恐干擾全球貿易流動。
船舶管理公司Wilhelmsen Ship Management首席執行官Carl Schou說,這兩國都是前五大船員供應國,人才一夕消失將導致全球船員供給大為吃緊。
烏克蘭海洋運輸勞工工會董事長Oleg Grygoriuk估計,8萬多名烏克蘭船員中,大約55~60%正在船上工作,其中20%想要返鄉抗敵。他說,如果多數烏克蘭船員都決定離開,位置恐怕找不到同國籍的人頂替,這會對全球航運造成災難性后果。
韓國海洋水產開發院(KMI)研究員崔建宇(音)表示,近部分烏克蘭籍船員回國參戰事例增加,禁止俄籍船舶入港的國家增多,目前約有1000名船員被困船上,全球航運公司尤其是歐洲船東將面臨船員不足問題。
此外,俄羅斯變得愈來愈孤立,也開始造成問題。由于西方將俄羅斯特定重要銀行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俄籍船員變得困難許多。此外,許多班機停飛俄國,也讓業者難以送船員返鄉。
國際海運會議所(ICS)表示,對俄羅斯船員的限制會使已經面臨人力短缺的海上物流出現更大的問題。
事實上,俄烏沖突爆發后,令全球原物料、農產品及金融市場陷入動蕩。
供應鏈顧問機構FourKites網絡合作經理Glenn Koepke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俄烏危機恐令還未走出疫情沖擊的海運、航空費率漲破天際。他預測,航運費率恐因而拉高兩倍或三倍,預測每 FEU的運費將從目前的10000美元飆升至30000美元,空運費率可能漲更兇。
Koepke警告,這場戰爭恐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另一次打擊。他提到,航運產業雖然尚未進入旺季,但企業已開始為夏季擴大營運,這勢必會對供應鏈造成重大影響。
【免責聲明】
船舶人才網發布的資訊,是為傳遞共享信息為目的,不以贏利為目的,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本站轉載的部分資訊稿件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速來電或來函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作出刪除處理。